在课堂教学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新闻资讯2024-05-30 07:04佚名

——梅江区沁阳学校廖思源

“全国基础外语教育改革发展高端论坛”是基础教育领域一年一度的盛会,自2001年起已连续举办20余届,有力推动了基础教育特别是基础外语教育的深入改革和稳定发展。今天有幸通过网络培训,认真聆听了各位老师的讲座,引发了我对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师教学能力、课堂把控、英语核心素养的落实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其中,王教授讲到“践行英语学习活动理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提倡“践行学思结合、以创造为基础的英语学习活动理念”,“坚持体验式学习、实践式应用、迁移式创新的学习理念,提倡学生围绕真实情境、真实问题激活所学知识,参与到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式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指向主题意义探索的语言学习与应用活动”。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为落实新时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而提出的中外语教学命题和解决方案,其核心是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往复的活动,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供实践指导。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愚公移山》。对于学生来说,《愚公移山》、《西游记》等故事已是耳熟能详,如何启发学生用英语解读中国著名寓言,并将故事中蕴含的中国文化融入阅读文本中,实现文化输出呢?同时,又要避免照本宣科,否则必然会落入窠臼,无法落实“学而理解—运用与练习—迁移与创新”的英语学习活动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文本时,在通过常规课为学生扫除生词、语言点障碍后,我鼓励学生以英语教材戏剧表演的形式选取其中一篇,对故事进行深度解读,从而达到语言输出和文化交流的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一种融合语言、文化和思维的教学方法,以文本中的知识建构为出发点,强调深入文本、转化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超越文本、形成英语核心素养的目的。英语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落实英文,才有能力娴熟驾驭课堂,将核心素养落到实处。最后,我用王教授倡导的英语教学活动观中的“活动”理念来鼓励自己——学习不应该只是坐着听、背、做考试,而应该是一个实践、行动、体验、感知的过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