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哔哩哔哩某视频的标题和评论截图,由一些“殖民者”翻译制作,发布到推特上供其“洋主子”浏览。 这些“殖民者”生怕“外国主子”误会他们的“诚意”,于是贴心地配上标题:“可能是地球上唯一能找到这么多关于生物实验室“黑暗真相”的地方。 (这可能是地球上唯一可以找到这么多专家就美国所谓的生物实验室和新冠疫苗之间所谓的“黑暗真相”进行学术讨论的地方。)”
你瞧,我们被嘲笑了。 或者被一群明辨是非、思维逻辑混乱、忘记祖先的“殖民者”嘲笑。
到底是怎么回事?
近日,殖民者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大翻译运动”,将中文网络上的一些文字翻译成外文并在网络上发布。
听起来没什么不寻常的。 它不只是一个文本设置器吗?
然而,这些“殖民者”却善于断章取义,非常善于概括。 截获的文字是他们认为会引起外国网友情绪的评论,然后经过“精心”打磨和加工,成为我们所知道的。 正如所见。
我们认为,这样的文字表述虽然含有情感,但研究内容有理有据,并无不妥。
在“殖民者”看来,这样的言论就是攻击他们的“外国主人”的证据。 他们急于向外国网友证明:“中国人并不像宣传形象那样‘热情、好客、温柔’。这是骄傲、傲慢、民粹、残忍、嗜血和没有同情心的结合体。”
这些“殖民翻译者”的目标和期望是:“希望全世界的华裔能够摆脱这些负面情绪,真正融入文明社会,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耻。”
这并非友力兄的胡言乱语,而是一位“殖民翻译家”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的真实言论。
尤里兄不懂完全否认自己的血统,在中国人以外的人面前卑躬屈膝的谦卑。 这种屈辱,简直就是把自己钉在了地上。
更令人震惊的是,竟然有人在评论中附和:“我支持大翻译运动……至于它对海外华人,包括我自己和我家人的影响,我接受。”
中国人:你是谁? 你凭什么代表我? 我凭什么要为你跪舔外国人的行为买单?
谁能说出这样“杀亲求义”的言论?
又力哥好奇地点开自己的主页,看到了他描述自己家庭背景的自述。 原来是网络上发起中国科研人员“人肉”的“公开怀孕”,这样就好了。 为了博取关注,满足他所谓的与中国对抗的理想,他说出这样的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他已经不配做中国人了。
然而,他的出现恰恰向我们证明了参与和支持“大翻译运动”的人们的构成。
这个所谓的“大翻译运动”实际上是一个很小的圈子。 在推特相关话题上,参与发推的账号只有少数,评论者也很少。 只有一个发起运动的账号的评论数量稍多一些,但也不会超过100条。再点击一下,看看评论。 大部分都是繁简体中文,夹杂着少量英文评论。准确地说,这在网络上讨论度并不高,是“殖民”圈子里的一种“自娱自乐”。
“殖民人民”的目的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么“高尚”。 让世界看清中国人的伪装,让中国人感到羞耻等等,这些都是在粉饰他们忘祖的行为。
从他们“精选”的翻译内容来看,他们都是在迎合美国和西方的主流媒体和网络舆论。 从最初的“收留乌克兰女孩”、“俄罗斯加速乌克兰”等言论开始,到后来俄乌冲突期间“批评乌克兰纳粹”、“反对美国和西方霸权”等。
正常的翻译行为应该尽量还原文本的原意,不将译者的个人情感带入译文中。 然而,“殖民翻译家”在翻译中模糊了一些词语的含义,例如:
“殖民者”还为这些言论推波助澜,给全体中国人民贴上了“残忍、嗜血”的标签,代表了全世界华人的“愧疚和悔悟”。 经过一番操纵,我写出了“外国大师”愿意看、愿意读的方向,我愿意成为外媒的炒作素材。 我吃了“狗粮”,成了美国与西方国家认知战中的“消耗品”。
这还叫“大翻译运动”吗? 李哥想看的话,何不叫“大谄媚运动”呢。 外国大师想看什么我就看什么。
不难看出,“殖民人民”的真实目的与在媒体面前所说的冠冕堂皇的话完全不符。 短期内,“翻译者”将会获益。 在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认知战争中耗材英文,外国势力和媒体目前都需要这样一批“消耗品”来冲锋陷阵,所以此时的“狗粮”就足够了。
“殖民者”得到了“狗粮”,更加大力地推动“大翻译运动”,希望能够让这些话尽快出圈。 但对于海外华人来说,“大翻译运动”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亚裔的歧视一直存在,有多少中国人致力于摆脱这种歧视。 “大翻译运动”放大了一些情绪化的评论。 这种带有偏见的言论一旦被外国网友相信,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海外华人多年的努力也会瞬间化为乌有。 导致针对亚洲人的仇恨犯罪增加。
接受外媒采访的“殖民地翻译家”表示,他并不担心,因为“文明世界的人都有逻辑思考的能力,会分别对待个人和群体。只要我们的个人行为表现出更高的水平,如果我们文明的话,其他国家的人会很乐意与我们互动。” 谴责网络上的极端言论和谴责那些针对亚裔实施仇恨犯罪的人并不矛盾。
如果中国朋友看到这里,请尽情表达你的“感受”。
从长远来看,美国和西方政府真的希望这群无知的人将中国互联网的言论发布到外界吗? 不必要。
“殖民地翻译员”经常在翻译评论之前先从中国官方账号带来新闻。 这些都是美国和西方政府隐瞒的、不希望普通民众看到的新闻。 比如下面关于美国德特里克堡实验室真相的揭露:
这不是戳美国政府的肺吗?
事实上,美国政府一直回避诸如“美国在乌克兰有生物实验室”之类的新闻,网络上也很少报道。 有证据支持的事实新闻长期以来对互联网产生影响。 普通民众不再相信美国和西方政府的谎言。 政客如何能够制造与中国的对抗? 不然怎么能引起人们对中国的仇恨呢? 如何操纵舆论来赢得选票?
因此,“大翻译运动”到底得罪了谁,还很难说。
这不,4月2日,发起“大翻译运动”的账号被推特正式限制。 这些报道的背后,可能有正义愤怒的中国人民,也可能有无法忍受污蔑的中国人,也可能有不愿听到中国声音的外国政客。
然而,沾沾自喜的“消耗品”能否弄清楚其中的曲折呢?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