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1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官网发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规范(2022年版)》(以下简称《规范》)公告,并向社会征求意见。社会。
据了解,新版《大典》是在2015版《大典》的基础上,包括近几年发布的新职业,保持大类体系不变,增加或取消了一些中类、小类。分类和职业(工种),优化调整了部分分类,修改完善了部分职业信息描述,包括大类8个、中类79个、小类449个、细类(职业)1636个。
包括心理咨询师在内,《辞典》中还列出了与心理学直接相关的7个职业,包括:心理研究者、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技术人员、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
早在2017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68号),取消心理咨询师专业鉴定以及心理咨询师专业人才测评。 培训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 “盛典”的公布,无疑给亿万心理人士一针强心剂,助力行业走向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以下是《盛典》公示中对这七个职业的详细介绍:
1 心理学研究员
从事意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模式及其生物学基础,以及人类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模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专业人员。
主要任务:
1、研究意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生物学基础;
2、从整体的角度研究人性的本质及其差异;
3、研究个体和群体在与社会情境互动中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和变化模式;
4、研究西方心理学和中国心理学史,比较研究东西方心理学;
5、研究心理学理论体系;
6、研究心理规律、理论和技术在教育、社会治理、医疗、工业、军事、商业、法律等人类生活领域的应用。
2名精神科医生
精神科医生是从事患者心理健康和精神障碍研究、诊断、治疗和康复的专业人员。
主要任务:
1、获取患者病史,研究分析患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对患者的认知、情绪、意志和行为过程进行精神检查、心理测试和体格检查;
3、利用影像学、电生理、生化等手段对患者进行辅助检查;
4、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
3名心理治疗师
心理治疗技术人员是从事减轻或消除服务对象心理痛苦、促进其适应环境能力的技术人员。
主要任务:
1、获取访客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信息;
2、综合评估来访者的心理成长、人格发展、社会功能、生活事件、心理困扰和精神痛苦等,并实施心理测试;
3、制定并实施心理治疗或心理干预计划;
4、心理咨询中发现服务对象有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时,及时要求咨询或转诊其他专科医生;
5、预防和处理来访者危及自身生命或危害社会安全的情况。
4社会工作者
从事社会服务项目开发设计、个案服务、团体服务、社区建设等专业化社会服务的专业人员。
主要任务:
1、调查分析社会服务需求,制定、设计社会服务项目;
2、估算服务对象的需求,制定服务计划;
3、提供困难群众救助、情绪疏导、心理安慰、精神关怀、行为矫正、社会康复、维权、危机干预、关系调整、冲突化解、资源对接、能力建设、社会融入等服务;
4、帮助面临共同困难或需求的群体建立同伴支持系统;
5、培育社区组织心理咨询师分类,组织社区活动,参与社区协商,化解社区矛盾,促进社区发展;
6、进行专业督导,提高服务团队的专业反思和专业服务能力;
7、开展服务效果评价。
5心理咨询师
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和方法,对咨询对象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咨询和解决的专业人员。
主要任务:
1、与被咨询者交谈,了解其心理状况;
2、分析咨询对象提供的信息,引导其寻找诱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和认知因素;
3、确定咨询的切入点和进入方式,指导咨询对象解决心理问题;
4、运用心理测试方法对咨询对象进行心理评估并解读测试结果;
5、根据咨询对象的个体性格特点,提出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6、研究和提高心理问题分析和咨询技术;
7、介绍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对象接受专业心理治疗。
6 婚姻家庭咨询师
为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情感、家庭关系、家庭危机提供咨询服务的人。
主要任务:
1、提供解决情感问题的建议;
2、提供婚前、夫妻关系调整、家庭人际关系调整的咨询服务和指导;
3、提供解决婚姻家庭危机的建议;
4、为家长自我教育、亲子教育提供咨询服务和指导;
5、为离婚、再婚人士提供咨询服务和辅导;
6、提供家庭和谐稳定、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咨询服务和指导。
7 家庭教育导师
从事家庭教育知识传授、家庭教育指导咨询、组织家庭教育活动等工作的人员。
主要任务:
1、开展家庭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传授立德树人的科学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
2、指导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规划家庭教育、开展家庭教育;
3、引导家长树立和继承良好的家庭传统,引导其他家庭成员协助、配合家长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4、提供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咨询建议;
5、策划组织家校协同教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