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软件; 数字化会计信息系统; 现代会计; 价值链; 经济附加值
自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诞生以来,已有半个世纪了。 50年来,随着高速和超高速计算技术、信息论和信息技术、电信和电子计算机等数字通信方法和电子数据处理的结合使用,不仅显示出其高管理上的效率和效果,而且,20世纪80年代引入人工智能后,它具有强大的辅助设计、辅助决策和管理控制等功能,应用领域和应用技术不断扩大,使电信、包括电信、传真、数据和音视频、计算机完全集成,使未来的企业生产经营、商业和人类生活将由此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性变化。 这种影响虽然不能改变会计的本质,但我们必须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现实,迅速对一些会计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做出相应的研究和解释。 。
一、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的出现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在电子计算机上使用软件处理工资,使得电子计算机开始用于会计工作。电子计算系统(系统)也常被称为电子计算机。作为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EDPS:),由于会计数据的处理采用EDPS,所以被称为“电子数据处理会计”(EDPA:)。 由于EDP会计刚刚起步,仅用于个人或少数孤立的单一业务模块,如工资计算、请购单编制、销售统计等。1965年以后,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会计体系,例如总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工资计算和财务报表等。决策支持系统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为会计单位提供预测决策的工具,如“采购管理”和“库存管理”。 20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被引入管理会计支持系统,进一步增强了整个会计单位会计的管理和决策功能,如“物料需求计划”、“销售计划”、“资金和财务”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力推动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向企业内部集成化、综合化、智能化和满足外部网络用户的信息需求。 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已成为整个企业管理网络的核心部分,MRPⅡ、ERP综合企业管理软件应运而生。
“电子数据处理会计”在我国首次提出时被称为“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 例如,我国第一本公开出版的高等金融院校EDPA试用教材,由我国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编写,并于2017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材编审委员会批准。 1982年9月,书名《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5月版)。 从此,它被正式称为“会计电算化”。
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开始办理个体业务。 20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了录入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凭证、审计、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的完整会计制度。 1988年,先锋公司与用友软件率先推出商品化会计软件,使我国会计电算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随着多功能智能模块和局域网、广域网的出现,会计中的电子数据处理有了决策和控制支持系统,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的全能性。圆形能力。 信息化支撑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而且有效加快了会计电子数据处理本身和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电算化”的发展,加强了企业经济核算和企业管理。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程度已达到20%以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将出现纵深发展的新局面。宽度。 ——实现数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就业前景,充分发挥会计作为经济中最集中的管理和信息提供系统的功能。
(二)会计软件的发展历史
软件是电子计算机的灵魂。 能否有效地达到使用电子计算机所要达到的目的,取决于所使用的软件。 因此,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内涵在于会计软件的开发和运行环境及其技术的发展。 20世纪以来我国会计软件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初级开发软件阶段、单一业务处理软件阶段、会计软件阶段、管理软件阶段和集成为综合性企业管理软件阶段。
1、软件初期发展阶段(1979~1988)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理论界开始研究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并逐步建立了其会计理论结构模型以及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研究。研究机构应运而生。 。 最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资的管理和核算,以及会计中的业务处理。 因此,现阶段的软件开发不仅缺乏广度和深度,而且水平也有限。 会计软件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都处于探索阶段。 当时,采用并推广的是非商业化定点开发的初始软件。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财政部和原机械工业部于1979年共同建立的电子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包括结算中心子系统、会计报表子系统、成本核算子系统、资产台)。第一汽车制造厂。 会计子系统和货币收付子系统)开发试点。 1981年8月,在财政部、原机械工业部、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与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会计电子计算机研讨会”和成本应用”。 深入探讨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若干理论、政策、步骤、方法和具体技术问题。 在这次会议的倡议下,“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研究组”于1987年成立。 是中国会计学会领导下专门从事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和推广的学术团体。 这是我国会计行业的重要作用。 这在发展史上尚属首次,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和软件开发树立了里程碑。
但定点开发研究,除“一汽”是国家组织的外,基本都是自发进行的。 缺乏长期稳定的技术开发团队,其开发的软件后续维护跟不上。 另外,会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等,也正因如此,大多数针对性的开发和应用都徒然结束。 尽管如此,这些实践为我国商业化会计软件的出现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2、单一业务处理软件阶段(1988~1993)
所谓单一业务处理软件是指其功能只能满足某项业务的一般记账、记账、报销要求的软件,而不是简单地以模块数量来区分。 其目的是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1988年12月,我国第一家专业从事商品化会计软件和会计设备开发、推广和应用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用友财务软件服务有限公司” 用友电子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用友电子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用友软件”)有限公司)诞生于北京海淀新技术产业发展实验区。 1990年4月,财政部根据1989年12月财政部颁布的我国第一部关于会计电算化的国家制度规定《会计软件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组织组织制定了该条例。一般会计软件审查活动。 本次评审中,用友软件开发的通用会计软件工资管理子系统、会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系统通过了评审。 在专项审核后的几年里,各家软件公司都以通过审核的自有品牌亮相,并推出了与这些子系统类似的会计软件,从而使我国的会计软件进入了商品化发展阶段。
3、会计软件阶段(1993~1998)
由于单一业务处理软件的商业化,软件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迫使各公司不断改进、增强和完善自己设计的软件,进而拓展软件项目和功能的开发,使得会计的综合性得到提高。满足了会计软件的需求,实现了会计软件发展阶段的到来。
所谓会计软件,是指对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经济业务具有全部会计处理和报表输出功能的软件。 即“三账”(记账、核算、报销)全部由计算机处理。
会计软件的模块一般包括:工资核算、物料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会计处理(通用)和会计报表等。其中会计处理和会计报表是最基本的功能模块。 能够独立满足小型会计单位的一般会计要求。 但对于管理要求较高的大中型企业来说,仅仅使用这两个功能模块进行核算显然是不够的。
4、管理软件阶段(1998年~至今)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科学管理对会计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同时,在软件研发及其业务竞争的推动下,会计软件从会计转向管理已势在必行。 。
所谓管理软件,是指对经济业务进行事前预测、决策、计划与预算、事中管理与控制、事后核算与分析的软件。
1998年财政部组织会计软件评审时,要求评审软件必须具备应收账款管理、应付账款管理、现金流量表编制等功能,这为会计软件的开发设计提供了方向。管理会计软件。 指导。 管理会计软件的开发从一开始就应该有标准化的总体设计和系统分析,力求克服相同内容在不同模块中的碎片化、数据重复输入、缺乏链接关系和控制机制等问题,使软件具有既是单元又是整体性、系统性,也可以集成运作; 它不仅具有财务管理功能,还可以反映和控制生产经营中的物流。
5、融入综合企业管理软件阶段(未来趋势)
随着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国际企业管理软件在信息技术和智力资本应用的推动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MRP(物料需求计划)、MRPⅡ(制造资源计划)计划)、ERP(企业资源计划)。
(1)20世纪60年代和1970年代的MRP(物料需求计划)软件
MRP软件是美国生产与控制协会(API CS)推出的现代企业管理先锋软件。 MRP的发展经历了基于周期的MRP和闭环MRP两个阶段。 基于期间的MRP的特点是从主生产计划开始,将物料需求分为独立需求和非独立需求并分别进行处理,并将时间引入库存状态。 分离的概念解决了何时订购和订购数量的问题; 闭环MRP的特点是围绕物料需求进行计划,使整个生产过程形成统一的闭环系统。 只要设定了主生产计划,闭环的MRP系统就可以很好地运行。 现在所谓的MRP软件一般是指闭环MRP。 因此,所谓物料需求计划软件是指围绕物料需求计划对生产作业计划和采购计划所涉及的数据及其执行过程进行处理。 它利用其信息来制定计划和平衡,并拥有使整个生产过程形成统一系统的功能软件。 它不仅仅是一个订购和会计系统,事实上,它已经成为反映和执行生产计划控制的工具。
(2)20世纪80年代的MRPⅡ(——制造资源计划)软件
闭环MRP系统的出现,统一了生产计划中的各个子系统。 然而,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只是一方面。 它只涉及物流,与物流密切相关的还有资金流。 资金流转一般由会计人员管理,导致数据重复录入、处理和存储,降低工作效率,浪费资源。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人们对资金流和物流进行统一管理,将金融子系统和生产子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 然后人们又将其他相关的工程技术子系统纳入其中,使它们合而为一。 该系统全称为“制造资源计划”系统,英文缩写也是MRP。 为了与物料需求计划系统的MRP相区别,称为“MRPⅡ”。 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1)企业管理系统集成。 将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流过程和资金流过程统一纳入制造资源计划系统中,实施一体化反映和控制。
2)有一个中央数据库。 各子系统工作在统一的数据环境中,所有数据均取自企业中央数据库。
3)具有模拟功能。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决策策略模拟各种未来结果。
由于它具有以上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制造资源计划(MRPⅡ)软件,是指从主生产计划出发,以企业内部的物流和资金流为中心,整合相关子系统进行集成管理的软件。 。 。 在精心策划下,可以有效控制和利用各种制造资源,加速资金周转,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但仍局限于内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事中事后核算。 和管理。
(3)20世纪90年代的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背景和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主要表现在:创新过程的变化、追求竞争优势的变化、主动与被动需求的变化、竞争空间的变化。 ERP就是在上述背景下诞生的,考虑到MRP II的缺点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展和改进。 企业资源规划(ERP)软件是指将企业的运作流程视为一条紧密相连的供应链,将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整合为一个集成系统,实施有效的管理,并实现全球多工厂、多工厂运营。 用于该地区跨境运营的软件。 其基本特征是能够适应企业多元化经营和跨国一体化经营,具有动态控制和实时分析的功能,以及企业各种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近年来,我国一些软件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经过不懈努力,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研发了国产ERP管理软件系统。 1999年初,联想集团决定引进国际先进的ERP管理系统; 用友软件集团向传统ERP发起挑战,提出全面实施网络财务战略,建立新型ERP软件,使ERP能够整合网络财务功能; 1999年10月 安易公司 3月6日宣布《财务企业管理软件》正式出版; 以及“金蝶”公司的K/3ERP。
引入价值链和经济增值理论,“金蝶”于2004年6月5日与-远卓管理咨询公司、全球领先的商业软件供应商HYSL()在香港召开联席会议。 发布会上宣布三方结成战略联盟,协助金蝶将EVA功能集成到k/3 ERP系统中; 2004年落户深圳的原动力也以此为切入点,推出了全国第一套价值链VC管理软件。
现在和将来这些国产会计(财务)软件和企业管理软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必将实现我国数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化和网络化,促进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并增强他们的竞争力。 。
2、会计电算化对未来会计的影响
(一)现代会计的三个属性 现代会计具有三个系统属性。
1、现代会计是一种经济会计制度
经济核算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统计核算制度、业务核算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 所谓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单位或因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 它具有三个特点,即:层次性——可以相互构成一个体系; 独立性——可以形成自己的体系; 功能 - 每个单元始终具有特定的功能。 因此,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系统的各个部分都很重要,但这并不排除某一部分在某个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经济核算这个大体系来看,业务、统计、会计三大体系在整个经济核算中都是重要的。
2、现代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制度
会计的出现是基于物质数据的产生。 只要有生产,就一定有会计,因为要知道生产中获得了什么、消耗了什么、剩下了什么,不仅要通过会计系统进行计算,而且还必须通过会计系统进行管理。 《周礼》有解释:“反吏治,听其帐”。
3.现代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所谓信息系统是指收集、处理、存储、检索和传输数据的单元。 会计就是这样的单位之一。 文件的集中是数据的收集,会计凭证的编制是数据的处理,账本的登记是数据的存储,账、账、报表及整个会计档案的目录是数据的检索目录,报告的提交就是数据的传输。 正是基于这一点,西方国家会计界在信息论出现10多年后的20世纪60年代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这只是根据当时提供财务报告的会计特点进行的正式总结。 如果会计电算化,会计在经济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将更加强大。
因为现代会计具有这三个属性,所以我们说:现代会计是对可以用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的连续的、系统的、全面的、全面的反映和控制。 它是经济中最集中的管理和信息提供系统。 这是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20世纪90年代初也有人指出:从最一般意义上讲,会计是研究人类社会资源消耗及其结果的认识、计量,并对其进行反映和控制的科学。
(二)未来会计处理新变化
上述定义来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 近20年后的今天,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会计已经掌握了电子数据处理和信息网络的高科技手段,使其成为数字化的会计信息系统。 ,将实现管理化、网络化,但这些只能改变会计处理经济业务的手段、数据获取和信息的时间和空间、会计环境。 他们无法改变会计作为经济中最集中的管理和信息提供系统的地位。 的本质。 需要我们关注的是,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必将给未来会计带来一些新的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
1.非会计领域信息广泛纳入会计信息披露,拓展会计反映和控制空间。
会计电算化可以加强和扩大会计综合反映生产经营的能力,从而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充分了解企业面临的机遇和风险以及发展前景的需要。 例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4年完成的《改进企业报告》中提出,企业报告应提供五大类信息: 第一类,经营业绩信息——销售产品的价格和数量、市场份额、用户满意度、退货和积压订单、员工人数和平均工资、新产品开发和服务等; 第二类为分析性信息,主要说明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发展趋势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三类,前瞻性信息,包括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企业经营管理部门的计划、实际经营业绩以及业绩与计划的比较等; 第四类,高级股东、高级管理人员情况,主要包括主要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报酬情况,以及关联交易情况说明; 第五类,背景资料,包括公司的长期目标和战略、业务经营情况、资产范围和内容、竞争对手、产业结构对公司的影响等。 这些信息通过信息使用者的反馈或计算机的智能处理来发挥其控制能力。
2、社会责任会计应运而生。
当前人类社会对企业的认识正在从只关注经济层面向经济与社会并重转变。
企业不再仅仅承担着所有者资本保值增值的唯一信托责任,而且还对整个人类社会承担广泛的信托责任。 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以及数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网络化发展,必然会影响会计披露的信息内容(如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影响等),会计的信息内容也会受到影响。披露也必须反过来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20世纪70年代,美国会计师协会和美国会计协会成立了五个专门组织,包括社会项目影响衡量委员会、组织行为对环境影响委员会、社会成本委员会、社会绩效会计委员会和企业行为会计委员会。 开展社会责任的识别、测量和报告研究并发表各自的研究成果。 1977年,法国颁布正式法令,要求员工超过300人的企业编制社会资产负债表,列出员工人数、工资福利、劳动条件、员工培训、行业关系、员工住房和交通等相关方面。 信息。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世纪80年代的《公司报告》中也有类似规定,鼓励公司编制社会责任报告。 除了传统的财务报表外,他们还增加了就业报告、公司前景表、公司目标表等一系列社会责任报告。 报告。 在工业经济时代,员工感觉公司的眼睛始终通过会计账簿注视着他们,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会感觉公众的眼睛始终通过委托注视着他们。社会责任。
3、会计信息的实时性和多种计量属性的估值将成为现实
20世纪70年代,为了了解企业市值因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而发生的变化,避免决策失误,西方国家的投资者和公众要求实行“通货膨胀会计”,它提供了当前成本、由于当时的人工操作条件太繁琐,工作量太大,无法实现历史成本等计量属性信息。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实时提供具有多种计量属性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报告将成为现实。
4.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访问会计信息,而会计监督将是真正的社交和广泛的。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等)为会计信息传输方法的革命提供了前提。 可以预见的是,通过实现计算机化和互联网的普及,公司会计信息的输出将不像当前情况,在当前情况下,通过报纸和期刊邮寄或发表了数百或数千个报告,而只有外部会计语句是必要的。 审计报告及其审核报告是在线存储的,任何会计信息的用户都可以在线调用,从而大大降低了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以及为用户获得会计信息的成本。 同时,会计信息的披露程度也将得到很大改善。 企业不仅提供了互联网上的全面信息,还提供详细信息层次。 用户可以从全面的信息开始,并跟踪他们感兴趣的信息,直到他们输入原始数据库。 读者甚至可以编译有关其选择数据的自助服务报告。
会计信息的网络传输方法不仅会迈向信息的有效性和充分性,而且在信息的真实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凭借互联网的全部视图,公司将不敢主观构建会计数据。 众多数据链接甚至略有篡改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同时,信息用户的自助服务报告还将形成用于公司会计信息的审核机制,真正实现了会计监督的社会和广泛性质。
上述变化对实际会计工作和现有理论产生了巨大甚至革命性的影响。 尽管它们不涉及会计本质,但它们对整个会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面对它。 迅速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整合发展的现实以及一些基本会计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现实进行相应的研究和解释。
参考:
[1] Chen ,Guo 。 管理会计和工程经济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3年。
[2] Hu ,Yang Fafa等。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M]。 北京:中国金融与经济出版社,1996年。
[3] Cai 。 计算机会计软件的分析和设计[M]。 达利安:东北财政大学出版社,1996年。
[4]财政部的国家会计技术教育教科书汇编和审查委员会。 会计计算机化的中间知识[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5] Ufida Co.,Ltd.计算机会计指南[M]。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年。
[6] Fang 。 会计理论中的问题[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