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弹落地爆炸,新战士顺利通过考验
■吴庆辉、王斌
辽阔无人的高原上,某空降旅高原训练分队组织的一场演练正在进行。
深冬的高原寒风凛冽,如刀割一般。 二等兵杨可可握着榴弹发射器三脚架的手冰凉刺痛,但他却丝毫不敢放松。 杨可可被任命为副榴弹发射手后,第一次参加重大训练任务,兴奋得一夜没睡。
“沙盘演习锻炼不了军人的勇气,新同志迟早要吸取实战的教训,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为他们创造机会。” 谈及为何允许私人士兵参加本次演习,魏旅某营营长李说,“让战士们第一时间感受实战气氛,尽快尝到枪林弹雨的硝烟” ”。
“杨可可,坚持住!” 随着指挥旗快速落下,一排手榴弹冲天而起。 杨可可震惊得双手都在颤抖。 处于榴弹发射器主手位置的班长注意到十字准线移动了,立即向一旁喊道。 路。 杨可可抿了抿唇,迅速调整好重心,将所有的力气都放在了手上。
“站住!火力覆盖完毕,迅速占领‘敌’前沿阵地!” 杨可可赶紧站起来,拿起三脚架,跟着班长朝着前方的目标走去。
到处都是烟雾,灰尘飞扬。 耳机里不时传来“嘶嘶”的电流声,杨可可更加紧张了。 他试图在弥漫的烟雾中辨认班长的位置,确保下一次射击命令到来时三脚架能稳稳地插在地上。
这时,班长突然俯下身来。 杨可可见状,前滚身子前倾,利用掩体观察周围情况——不远处的“敌”前沿阵地,在被手榴弹密集覆盖后,仍有火力。 活动的迹象越来越多,甚至一度发射了几枚信号弹。
指挥员命令再次下达:“准备手榴弹!” 杨可可赶紧放下三脚架,拿出手榴弹,拔掉安全销。
“松手!” 随着指挥员的命令,杨可可反应很快,引爆、瞄准、投掷、隐藏一气呵成。 顺利的手术缓解了他紧张的情绪,让他更加自信。
这时,侦察组汇报了新的情况,指挥员现场做出判断分析,然后又下达命令:爆破手迅速前进,对目标区域进行爆破,标出进出路线,清除一切可见的物体。障碍。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杨可可立即跳出掩体,蛇一样移动到目标处,然后迅速倒下,熟练地将胸前的枪扔到背后,换成低姿势向前爬行,继续前进。
随着距离目标越来越近,杨可可的紧张感也越来越紧。 杨可可一边默念操作流程,一边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拉动爆破管的导火线,杨可可以百米的冲刺速度向后方移动。
“砰!” 爆炸成功,烟雾和灰尘升起。 跑回掩体的杨可可看到了班长肯定的眼神。
通道顺利开通,实弹演习圆满结束。 经历了“实弹、实投、真爆”的淬炼后,杨可可以出色的表现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事实上,参加本次演习的不仅仅是二等兵杨可可,其他二等兵也表现出色:通信兵焦阳连续翻越数座山头,只为提供持续的通讯保障; 步枪手胜浩渡过河流,爬上悬崖,只是为了提供更多进攻路线的信息……在这片高原训练场上,一群新战士正在淬炼、成长。
舱壁破损进水,新船员临危受令
■王阳张哲
黄海某海域,夜色漆黑如墨。 北部战区某驱逐舰支队贵阳舰破浪航行,开展海上多科目实战训练。
“两架‘敌机’正试图对我舰实施空袭,准备副炮对空作战!” 一声命令,打破了原本的平静。 战斗警报突然拉响,官兵们在各自的战斗阵地上严阵以待。
数十枚炮弹呼啸而出,形成了防空火力网。 随着雷达屏幕上的光点逐渐消失,大部分导弹都被有效拦截,但仍有一条“漏网之鱼”。
“柴油机某管被子弹击中,着火了!” “左舷舱壁受损并被淹!” 一时间水火相袭,险象环生。 师队官兵等待着指挥员的突然决定。 这时,船上的广播突然响起新兵训练,指挥员唐生的命令传来:“电工蔡宇航、舱兵赵辰,立即带上工具支援堵漏排水!”
蔡宇航和赵晨这两位上岗还不到半个月的新剧组人员,是否让他们在这个关键时刻肩负起重任呢? 是否可以? 在场的老者闻言,都是一愣。 还没等回过神来,蔡宇航和赵辰就迅速赶到了现场。
当时,海水涌入,情况十分危急。 蔡宇航仔细观察着伤害,并用身体挡住了伤害。 与此同时,赵谌分析判断了处置方法,然后拿起装备,配合蔡宇航封住了突破口。 几分钟后,两人齐心协力,成功排除险情。
损管训练已经结束,两名新船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然而,围绕他们的争议并没有平息。 出现这样的情况,唐升并不意外。 他心里清楚,这两名新船员是第一次随船出海,任务前并没有纳入战斗编队。 但情况紧急,人手紧张。 考虑到这两名新船员专业基础扎实,他决定让他们去堵漏。
“他们训练的时候总是被当成新手,到了战场上会怎么样?” 检阅检阅时,唐胜的话让其他官兵深思:上船后,如果设备不准碰,演练靠边站,新船员如何快速成长? 对于合格的船员?
这件事发生后,对于如何培养和使用新船员,贵阳舰的干部骨干达成了共识:为新船员创造更多获得经验的机会,敢于让他们担当重任、带头发挥作用。在重大任务中。
为此,该船党委一批成员讨论决定,重新规划新船员的训练路径,将他们全部纳入作战编队,全程参加各种演练,在真实中学习成长。培训任务; 同时,建立新船员个人培训档案。 选拔一批军事素质过硬的骨干班长,为基础薄弱的新兵提供“一对一”支援。
一度陷入争议的蔡宇航和赵晨在任务顺利完成后受到鼓舞。 他们深深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在危机时刻接受命令、完成任务。 蔡宇航说:“我会继续刻苦训练,打好基础,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水手。”
一个士兵领袖的笔记
让新兵早点吃苦
■第73集团军某旅政治指导员王鲁嘉
当教官的两年来,我越来越感受到,绝大多数新兵进入军营是怀着成长成才的愿望,期待在这里实现自我价值。
二等兵钟宇刚入连时,身体比较胖,体能表现常常“低下”,这让他产生了自我怀疑。 然而,他并没有灰心丧气。 相反,他每次训练都咬紧牙关,竭尽全力。 我看在眼里,在不同的场合称赞他的进步。
不久之后,连队参加了沿海游泳训练。 由于入伍前就有良好的游泳基础,钟宇在连队考核时自告奋勇担任“泳波”候选人。 起初我们对他表示怀疑,但经过几次训练,我们发现他确实有一定的能力,就决定给他这个机会。
最终,钟宇帮助连队荣获“滨海游泳培训先进连队”称号。 这让很多同志对他刮目相看,也让他的自信心大增。 现在,他不仅成功减肥,还成为公司体能顶尖选手,与老将一起赢得了很多职业比赛的胜利。
如果当时我们不信任钟宇,不给他提供机会,我们可能会错过一个好人才,钟宇也不会成长和进步这么快。 信任新兵,让他们参与重大任务,也是连党支部对新兵培养的共识。
目前,强制招聘政策调整为“每年两进两退”后,公司的工作连续性和战斗力稳定性面临新的考验——退伍军人退役后,如何及时获得新兵填补空缺。 ? 虽然经过新阶段训练,大部分新兵已经具备了基本体能,初步掌握了专业技能,但距离“合格战斗员”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 在计算出“时间账户”并排除新的训练时间后,义务兵必须与时间赛跑,在两年的服役期间实现成长和成功。 因此,缩短新兵成长周期不仅关系到公司人才队伍的传承,也关系到公司战斗力建设水平的保持和提高。
去年8月,我旅组织参加上级组织的联合演习。 考虑到新员工刚刚加入公司,很多人认为新员工将主要留下来。 经过深思熟虑,公司党支部班子成员认为,新兵并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要在执行急难险任务中磨练战斗本领,在抵御挫折和压力中磨练勇气。
剑在石上磨,人在事上修。 入队之初有些迷茫甚至怕苦怕累的五名二等兵,在近一个月的演练中,随队顺利完成了战场演习、防化防护、战场侦察等任务。 他们的敌情观念、战术意识和协同作战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演习回来后,二等兵们不需要举起鞭子,而是积极努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开始在各自的岗位上脱颖而出:杨中杰获得精英组双杠第一名营组织的比赛中,李同亚获得了公司5000米跑考核。 带头,大学生战士钟复光成为了地图测量等科目的小老师……
这次成功的经验让我们更加坚信,平时应该为新兵们设置更多的机会、铺路、担负起更多的担子,拓展他们军旅生涯的宽度和广度,为连队培养更多的人才。